言偃复问曰:“夫子之极言礼也,可得而闻与?”孔子曰:“我欲观夏道,是故之杞,而不足征也;吾得《夏时》焉。我欲观殷道,是故之宋,而不足征也;吾得《坤乾》焉。《坤乾》之义,《夏时》之等,吾以是观之。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。其燔黍捭豚,尊而抔饮,蒉桴而土鼓,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。及其死也,升屋而号,告曰:‘皋,某复!’然后饭腥而苴孰。故天望而地藏也,体魄则降,知气在上。故死者北首,生者南乡。皆从其初。昔者先王未有宫室,冬则居营窟,夏则居橧巢。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实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毛。未有麻丝,衣其羽皮。后圣有作,然后修火之利,范金合土,以为台榭宫室牖户。以炮以燔,以亨以炙,以为醴酪。治其麻丝,以为布帛,以养生送死,以事鬼神上帝。皆从其朔。”

【原文】
 
言偃复问曰:“夫子之极言礼也,可得而闻与?”孔子曰:“我欲观夏道,是故之杞①,而不足征也;吾得《夏时》②焉。我欲观殷道,是故之宋③,而不足征也;吾得《坤乾》④焉。《坤乾》之义,《夏时》之等,吾以是观之。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。其燔黍捭豚⑤,尊而抔饮,蒉桴而土鼓,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。及其死也,升屋而号,告曰:‘皋,某复!’然后饭腥而苴孰。故天望而地藏也,体魄则降,知气在上。故死者北首,生者南乡。皆从其初。昔者先王未有宫室,冬则居营窟,夏则居橧巢⑥。未有火化⑦,食草木之实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毛。未有麻丝,衣其羽皮。后圣有作,然后修火之利,范⑧金合土,以为台榭宫室牖(yǒu)⑨户。以炮以燔(fán),以亨以炙⑩,以为醴酪。治其麻丝,以为布帛,以养生送死,以事鬼神上帝。皆从其朔。”
 
【注释】
 
①杞:古代的国家名,是夏禹的后代所建。
 
②《夏时》:夏代通用的历法书。
 
③宋:古代的国家名,是商汤的后代所建。
 
④《坤乾》:古代占卜算卦的书,主要依托阴阳理论来进行推算。
 
⑤捭豚:捭,与“擘”通假。豚,指所有的兽肉。
 
⑥橧巢:用薪柴搭建成的巢室。
 
⑦火化:在古代指用火烧食物吃。

⑧范: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具。
 
⑨牖(yǒu):指家中的窗户。
 
⑩以炮以燔(fán),以亨以炙:炮,用土将生食包裹起来进行烘烤。燔:烧制成熟食。亨:与“烹”同,煮熟之意。炙:烤制之意。
 
【翻译】
 
言偃又问道:“夫子把礼说的这样重要,还可以说的再详细一点吗?”孔子说:“我之前为了研究夏代的礼,还特意跑到杞国作了考察,但是由于年代久远,留下值得参考的文献很少,只找到一本《夏时》。我还为了研究殷代的礼,也跑去宋国考察了一番,也没留下多少文献,最后只找到一本《坤乾》。我就依据这两本书和你们谈谈吧。在古代,礼最开始产生于饮食,在那是人们还未发明陶器,将谷物、小猪都是放在石头上焙烤的,挖个小坑当酒杯,喝的时候双手捧上,用土抟成的鼓槌,垒个小土台子就当鼓,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神灵的敬意,好像也是可以的。这就有了最开始的祭礼。到他们死时,其家属就上到屋顶向北方高喊:‘喂!亲人某某你回来吧!’招过魂就将生稻生米含在死者口中,等到送葬那天,将熟食用草叶包着当作祭品送他上路。就这样向天上招魂,在地下埋葬,肉体人之于地,灵魂升之于天。因此人死后头都是朝北的,北向是阴;活人都面向南,南方是阳。古代传下来的这些礼仪现如今依旧在实行。在上古先王之时,没有建筑宫室,冬天就住在土垒的洞穴里,夏天就住在棍棒搭成的巢窠里;那是还没有意识要将食物煮熟,生吃草木之实和鸟兽之肉,喝鸟兽的血,将肉和毛一并吞下;那是还不知道麻丝可以织成衣服,就将鸟的羽毛、野兽皮当衣服。后来有圣人出世,才懂得火的种种作用,于是用模型铸造金属器皿,和合泥土烧制砖瓦,用来建造台榭宫室门窗;又用火来焙、来烧、来煮、来烤,酿造甜酒和醋浆。又利用丝麻,织成布帛,用来供养活人,料理死者,用来祭祀神灵。以上的所以这些,都是继承了上古时期的做法。”
 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