卿为上摈,大夫为承摈,士为绍摈。君亲礼宾,宾私面、私觌、致饔饩、还圭璋、贿赠、飨食燕,所以明宾客君臣之义也。故天子制诸侯,比年小聘,三年大聘,相厉以礼。使者聘而误,主君弗亲飨食也。所以愧厉之也。诸侯相厉以礼,则外不相侵,内不相陵。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,兵不用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。

【原文】
 
卿为上摈,大夫为承摈,士为绍摈。君亲礼宾,宾私面、私觌(dí)①、致饔(yōng)②饩、还圭璋、贿赠、飨食燕,所以明宾客君臣之义也。故天子制诸侯,比年小聘,三年大聘,相厉以礼。使者聘而误,主君弗亲飨食也。所以愧厉之也。诸侯相厉以礼,则外不相侵,内不相陵。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,兵不用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私觌(dí):聘宾以私人身份晋见主国君王。
 
②致饔(yōng):古代诸侯朝聘,入居馆舍后,主国向来宾赠送食品。
 
【翻译】
 
主国接待聘宾,由卿为上摈,大夫为承摈,士为绍摈。主君亲自用醴酒酬宾,聘宾又以个人的名义拜访主国卿大夫,以个人名义晋见主国君王;主君又派人前往住处向聘宾馈送饔饩,退还聘宾作为信物奉献的圭璋;聘宾归国之前,主国的卿通过聘宾向聘君转赠一束纺绸;访问期间,主君要举行一次食礼和两次飨礼来招待聘宾,而举行燕礼的次数则没有一定。上述种种,都是为了表示宾主之间、君臣之间应有的礼数。所以,天子为诸侯订立制度:每年派大夫互相聘问,每三年派卿互相聘问,以礼来互相勉励。如果使者来聘时,礼节上有错误,主国君王就不亲自为使者举行飨礼和食礼,以此来使使者感到羞愧并激发他自我勉励。如果诸侯都能够以礼互相勉励,那就对外不会互相侵犯,对内不会互相欺凌。这就是天子为什么能够驾驭诸侯而不必使用武力,而使诸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方法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