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

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子妇孝者、敬者,父母舅姑之命,勿逆勿怠。若饮食之,虽不嗜,必尝而待;加之衣服,虽不欲,必服而待;加之事,人待之,己虽弗欲,姑与之,而姑使之,而后复之。子妇有勤劳之事,虽甚爱之,姑纵之,而宁数休之。子妇未孝未敬,勿庸疾怨,姑教之;若不可教,而后怒之;不可怒,子放妇出,而不表礼焉。
【原文】
 
子妇孝者、敬者,父母舅姑之命,勿逆勿怠。若饮食之,虽不嗜,必尝而待①;加之衣服,虽不欲,必服而待;加之事,人待之,己虽弗欲,姑②与之,而姑使之,而后复之。子妇有勤劳之事,虽③甚爱之,姑纵之,而宁数休之。子妇未孝未敬,勿庸疾怨,姑教之;若不可教,而后怒之;不可怒,子放妇出,而不表礼④焉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待:等待父母公婆改变旨意。
 
②姑:姑且。下同。
 
③虽:句首助词,无义。
 
④表礼:明说其罪过。礼,所犯之礼。
 
【翻译】
 
做儿子做媳妇的,如果想得到孝顺的赞誉,对于公婆父母的旨意,要做到不违背、不懈怠。如果父母公婆让他们吃东西,儿子儿妇不喜欢吃,也应装着喜欢少吃一点,等到父母公婆察觉之后说不喜欢吃就行了,这才停下口来。父母公婆赐给他们衣服,虽然不喜欢也应暂时穿在身上,等到公婆父母说话才将其收起,然后脱下。对于父母公婆交代他们的事情,可能会交由他人代办,虽然不想但也应让他们代办,等到别人将事情办砸后,自己再和颜悦色地从头收拾。当儿子媳妇在辛勤劳作时,做父母公婆的很心疼他们,就会劝说他们别那么着急,并且让他们要注意休息。如果儿子和媳妇不孝敬公婆,不用着急埋怨,可以先教育他们:如若教育不管用,那就要责罚他们;如果责罚还不行,那就将儿子赶出家门,把儿媳休回娘家。即便如此,也不会和别人谈起,免得家丑外扬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文献:[1]陈才俊.礼记精粹[M].北京:海潮出版社,2012.[2]刘小沙.礼记新编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[3]周何译.礼记[M].北京:中国友谊出版公司,2012.[4]李慧玲.礼记精粹[M]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0.[5]杨天宇.礼记译注(全两册)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