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

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天子者,与天地参,故德配天地,兼利万物;与日月并明,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。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,燕处则听雅、颂之音;行步则有环佩之声;升车则有鸾和之音。居处有礼,进退有度,百官得其宜,万事得其序。《诗》云:“淑人君子,其仪不忒。其仪不忒,正是四国。”此之谓也。发号出令而民说,谓之和;上下相亲,谓之仁;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,谓之信;除去天地之害,谓之义。义与信,和与仁,霸王之器也。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,则不成。
【原文】
 
天子者,与天地参①,故德配天地,兼利万物;与日月并明,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。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,燕处则听雅、颂之音;行步则有环佩之声;升车则有鸾和之音。居处有礼,进退有度,百官得其宜,万事得其序。《诗》云:“淑人君子,其仪不忒。其仪不忒,正是四国。”此之谓也。发号出令而民说,谓之和;上下相亲,谓之仁;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,谓之信;除去天地之害,谓之义。义与信,和与仁,霸王之器也。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,则不成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参:通“叁”。
 
【翻译】
 
所谓天子,天排位第一,地是第二,天子就是第三。因此天子的道德可以和天地相提并论,他的福泽普及万物,他的明亮堪同日月,普照大地而不会漏了任何一个角落。在朝廷上,他开口说话就一定会说仁圣礼义这类事情;退朝过后,就会听和平中正的音乐;走路时,身上佩戴的玉佩有节奏地发出响声;登车之时,车上的鸾发出悦耳的声响。升朝与退朝,都都按照礼法来办事;走路与登车,都是有一定规矩的;百官各得其所,所有的事情都井然有序。《诗经》上说:“我们君主是个贤能的君主,他的言行从来都不会不合乎礼法,因此成为四国好的榜样。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天子发号施令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,这叫作“和”;上下相亲相爱,这叫作“仁”;民众想要的东西不需要说就可以得到,这叫作“信”;为百姓消除天灾人祸,这叫作“义”。义与信,和与仁,是称霸称王的工具。有称霸称王的志以处室家则父子亲、兄弟和,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。孔子曰:“安上治民,莫善于礼。”此之谓也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文献:[1]陈才俊.礼记精粹[M].北京:海潮出版社,2012.[2]刘小沙.礼记新编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[3]周何译.礼记[M].北京:中国友谊出版公司,2012.[4]李慧玲.礼记精粹[M]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0.[5]杨天宇.礼记译注(全两册)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