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

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毋抟饭,毋放饭,毋流歠,毋咤食,毋啮骨,毋反鱼肉,毋投与狗骨。毋固获,毋扬饭。饭黍毋以箸。毋嚃羹,毋絮羹,毋刺齿,毋歠醢。客絮羹,主人辞“不能亨”。客歠醢,主人辞以“窭”。濡肉齿决,干肉不齿决。毋嘬炙。卒食,客自前跪,彻饭齐以授相者,主人兴,辞于客,然后客坐。
【原文】
 
毋抟饭①,毋放饭,毋流歠(chuò)②,毋咤食③,毋啮骨,毋反鱼肉,毋投与狗骨。毋固获④,毋扬饭⑤。饭黍毋以箸。毋嚃(tà)羹⑥,毋絮羹⑦,毋刺齿,毋歠醢(hǎi)⑧。客絮羹,主人辞“不能亨”。客歠醢,主人辞以“窭”(jù)⑨。濡肉⑩齿决,干肉不齿决。毋嘬炙。卒食,客自前跪,彻饭齐以授相者,主人兴,辞于客,然后客坐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抟饭:捏饭成团。
 
②流歠(chuò):大口喝汤。歠:喝,饮。
 
③咤食:进食时口中作声。
 
④固获:谓独占和争取食物。
 
⑤扬饭:扬去饭的热气。
 
⑥嚃(tà)羹:谓饮羹不加咀嚼而连菜吞下。
 
⑦絮羹:加盐、梅于羹中以调味。
 
⑧醢(hǎi):用肉、鱼等制成的酱。
 
⑨窭(jù):贫穷,贫寒。
 
⑩濡肉:煮烂的肉。
 
【翻译】
 
不要将食物捏成团状去吃,不要将手中的饭放回食器。不要大口喝汤。吃饭时口中不要发出声音,不要啃嚼骨头,不要将拿起的鱼肉再放入食器中,不要将骨头扔给狗,不要独占和争取某一食物,不要为使饭快点凉而扬去饭的热气。吃黄米饭不要用筷子,喝羹汤不要不加咀嚼而连菜吞下。不要自己往羹汤中加调料。不要在吃饭时剔牙。不要像喝羹汤一样喝酱。来客往羹汤中添加调料,主人就要以家人不善于烹饪来道歉。来客有喝酱的,主人就要以家贫以致礼不周来道歉。煮烂的肉要用牙咬开来吃,干肉不用牙咬,而要用手撕开吃。吃烤肉不要大口吃。吃完饭以后,来客要向席前跪下,收拾剩下的食物交给服侍的仆人。主人站起来,对来客亲自收拾饭菜加以推辞,然后来客才坐回座位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文献:[1]陈才俊.礼记精粹[M].北京:海潮出版社,2012.[2]刘小沙.礼记新编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[3]周何译.礼记[M].北京:中国友谊出版公司,2012.[4]李慧玲.礼记精粹[M]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0.[5]杨天宇.礼记译注(全两册)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