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

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为人祭曰致福;为己祭而致膳于君子曰膳;祔练曰告。凡膳告于君子,主人展之,以授使者于阼阶之南,南面再拜稽首送;反命,主人又再拜稽首。其礼:大牢则以牛左肩、臂臑、折九个,少牢则以羊左肩七个,犆豕则以豕左肩五个。国家靡敝,则车不雕几,甲不组縢,食器不刻镂,君子不履丝屦,马不常秣。
【原文】
 
为人祭曰致福;为己祭而致膳于君子曰膳;祔练曰告。凡膳告于君子,主人展之,以授使者于阼阶之南,南面再拜稽首送;反命,主人又再拜稽首。其礼:大牢则以牛左肩、臂臑、折九个,少牢则以羊左肩七个,犆豕则以豕左肩五个。国家靡敝,则车不雕几,甲不组縢①,食器不刻镂,君子不履丝屦,马不常秣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滕:边饰。
 
【翻译】
 
代人主持祭祀,祭祀完毕后把胙肉赠与他人的时候,应说:“把祭祀之福送给您。”主持自家祭祀,祭毕将胙肉送人时,要说:“送点好吃的请品尝。”如果是举行柑、练之祭,祭毕送胙肉时,要说:“我刚刚举行了柑、练之祭,特来禀告。”凡是送胙肉给君王,主人都会亲自检查,在阼阶南面交给使者,面朝南方行跪拜之礼以送使者出发;使者完成使命回来的时候,主人就会面朝南方行跪拜之礼,对于使者带回的君命表示接受。致送胙肉的礼数是:如果是太牢而祭,那就送牛的左肩、臂、臑三个部位,每个部位折为三段,共九段;如果是少牢而祭,那就送羊的左肩,折为七段;如果是用一只猪而祭,那就送猪的左肩并折为五段。国家财政紧张时,车子就不要雕刻花纹,铠甲也不用组带边饰,食器也不用刻镂,有身份的人也不要穿丝鞋,马也不需要经常喂谷物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文献:[1]陈才俊.礼记精粹[M].北京:海潮出版社,2012.[2]刘小沙.礼记新编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[3]周何译.礼记[M].北京:中国友谊出版公司,2012.[4]李慧玲.礼记精粹[M]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0.[5]杨天宇.礼记译注(全两册)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