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

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子曰:“吾说夏礼,杞不足征也;吾学殷礼,有宋存焉;吾学周礼,今用之,吾从周。王天下有三重焉,其寡过矣乎!上焉者虽善无征,无征不信,不信民弗从;下焉者虽善不尊,不尊不信,不信民弗从。故君子之道本诸身,征诸庶民,考诸三王而不缪,建诸天地而不悖,质诸鬼神而无疑,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。质诸鬼神而无疑,知天也;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,知人也。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法,言而世为天下则。远之则有望,近之则不厌。《诗》曰:‘在彼无恶,在此无射(yì);庶几夙夜,以永终誉!’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。”
【原文】
 
子曰:“吾说夏礼,杞不足征也;吾学殷礼,有宋存焉;吾学周礼,今用之,吾从周。王天下有三重焉,其寡过矣乎!上焉者①虽善无征,无征不信,不信民弗从;下焉者②虽善不尊,不尊不信,不信民弗从。故君子之道本诸身,征诸庶民,考诸三王而不缪,建诸天地而不悖,质诸鬼神而无疑,百世以俟③圣人而不惑。质诸鬼神而无疑,知天也;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,知人也。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法,言而世为天下则。远之则有望,近之则不厌。《诗》曰:‘在彼无恶,在此无射(yì);庶几夙夜,以永终誉!④’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⑤有誉于天下者也。”
 
【注释】
 
①上焉者:处在高堂之上的人,指君王。
 
②下焉者:处在下位的人,指臣子。
 
③俟:等到。
 
④《诗》曰……以永终誉:出自《诗经·周颂·振鹭》。射(yì),厌恨之意。庶几,差不多的意思。夙夜,从早到晚。
 
⑤蚤:通“早”。
 
【翻译】
 
孔子说:“我想讲说夏礼,但现在的杞国已经不足以验证它了。我想学习殷礼,现在的宋国还保存着一部分。我想学习周礼,这是当今正在使用的礼,所以我遵循周礼。称王天下的人有三件重要的事做好了,大概就可以少犯错误了。周代以前的一套规矩虽然很好却无从验证,无从验证则百姓不信,百姓不信也就不会遵从;处在下位的圣人的一套规矩虽然很好,但其地位不尊,地位不尊则百姓不信,百姓不信也就不会遵从。所以,有德行的人治理天下的办法,应该是首先从自身出发,然后在百姓中求得验证,稽考于三王而没有错误,树立于天地之间而毫无悖逆,质询于神灵而没有疑问,百世以后等到圣人出来也提不出不同意见。质询于神灵而没有疑问,这是懂得天理;百世以后等到圣人出来也提不出不同意见,这是懂得人情。所以有德行的人的任何举动都被后世奉为天下的楷模,有德行的人的任何行事都被后世奉为天下的法则,有德行的人的任何言论都被后世奉为典范。远离君子,则有仰慕之心,靠近有德行的人,则无厌倦之意。《诗经》上说:‘在那里无人厌恶,在这里无人讨厌。从早到黑不懈怠,交口称赞美名传。’有德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做了以后才早早地名扬天下的。”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文献:[1]陈才俊.礼记精粹[M].北京:海潮出版社,2012.[2]刘小沙.礼记新编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[3]周何译.礼记[M].北京:中国友谊出版公司,2012.[4]李慧玲.礼记精粹[M]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0.[5]杨天宇.礼记译注(全两册)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