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说:君长如果对臣下不苛虐,臣下就会觉得君长容易侍候;臣下如果没有欺诈之心,君长就觉得容易了解臣下的实情。这样一来,刑罚就可以放到一边不用了。孔子说:如果能够像《缁衣》那首诗所说的那样去尊敬贤人,像《巷伯》那首诗所说的那样去痛恨坏人,官场上就不会那么龌龊,百姓中就会兴起谨厚之风,不用刑罚...
孔子说:臣下服侍君长,不是听从君长所下的命令,而是盯着君长的实际行动,君长怎么做臣下就怎么做。君长喜欢某样东西,臣下必定更加喜欢。所以,君长喜欢什么、讨厌什么,不可不格外慎重,因为臣下是把君长的行为作为表率的。孔子说:禹即帝位三年,百姓在仁的方面就有所成就,这难道是百姓原本都有仁德吗?只是...
孔子说:君王所说的话本来只有丝那般细,可辗转传到百姓耳里,就变成了有绶带那般粗;君王所说的话本来只有绶带那般细,可辗转传到百姓耳里,就变成了有绳索那般粗。所以君长不能讲华而不实的话。能够说到,但不能做到,君子就不说。能够做到,但不可告人,君子就不做。这样一来,老百姓就会言不违背其行,行不违背其言。《...
孔子说:做百姓君长的人,衣服固定不变,举止有一定之规,以此为百姓树立榜样,那么百姓的品德才会齐一。《诗经》上说:那位来自西都镐京的君子,狐皮袍子罩黄衫,他的仪容不改常规,他的讲话出口成章。他行将回归周都,实为万民仰望。孔子说:君长的外貌和内心如一,臣下看到他的外貌就知道他的内心;臣...
孔子说:作为一国的君王,用奖赏表彰善人,用刑罚惩治坏人,让百姓清楚地看到他鼓励什么,这样百姓就会一心为善。《诗经》上说:安分恭敬地做好你的本职工作,喜欢的都是正直人。孔子说:当君王的如果好恶不明,百姓就会迷惑而不知所从;臣下如果心怀鬼胎,就会使君长格外劳神。所以作为民众的君王,应该...
孔子说:大臣离心离德,不亲近君王;政教繁苛,百姓不得安宁。究其原因,在于臣不忠于其君,君不敬于其臣,而大臣所享受的富贵已经超过了界限。大臣不肯为君王尽心办事,近臣就会私相勾结。所以,对大臣不可不敬,因为大臣是百姓的楷模;对近臣不可不慎加选择,因为近臣是百姓的导向。应该和大臣商议的事,不应拿去和小臣商...
孔子说:小人喜欢玩水,就容易被水淹死;君子喜欢议论,就容易祸从口出;执政者喜欢玩弄百姓,就容易被百姓推翻。原因都在于对接近最多的东西态度轻慢。水与人们那么接近,而人却往往被水淹死,就是因为水看起来柔和容易接近而实际上却是难于亲近的,所以容易淹死人。好说漂亮话,又好絮絮叨叨,说出去容易,后悔药难吃,所...
子曰:民以君为心,君以民为体;心庄①则体舒,心肃则容敬。心好之,身必安之;君好之,民必欲之。心以体全,亦以体伤;君以民存,亦以民亡。《诗》云:昔吾有先正,其言明且清,国家以宁,都邑以成,庶民以生。谁能秉国成?不自为正,卒劳百姓。《君雅》曰:夏日暑雨,小民惟曰怨;资冬祁寒,小民亦惟曰怨。...
孔子说:臣下服侍君上,如果自身不正,说话不讲信用,那么君上就不以为忠,朋友就不以为信。孔子说:讲话有根据,做事有规矩。所以活着的时候无人能够改变他的志向,去世了以后也无人能够剥夺他的美名。所以君子应该博闻,在弄清楚了以后就牢记在心;应该多识,在弄清楚了以后就学而不厌;应该知识精深,求其大体...
孔子说:只有君子能够喜好对自己正言规劝的人,小人则仇恨对自己正言规劝的人。所以君子的朋友是有一定的,君子厌恶的人也是有一定的。由于君子的好恶有定,所以和君子交往多的人不会产生疑惑,和君子交往少的人也不会产生疑惑。《诗经》上说:君子必得良友。孔子说:能够轻易地和贫贱的朋友绝交,而难于...
孔子说:他人以小恩小惠的礼品相赠,但有违于品德,在这种情况下,君子是不会接受其馈赠的。《诗经》上说:真正爱我的人,应当给我指出忠信之道。孔子说:一个人如果有车子,就一定能够看到他的车轼;一个人如果有衣服,就一定能够看到他的衣袖;一个人如果说过话,就一定能够听到他的声音;一个人如果做...
孔子说:说过以后紧接着就是行动,所以说话不能光放空话。做过以后紧接着就是议论,所以做事不能光走过场。所以君子讲究少说话而多做事,以此来成就他的信誉。这样一来,百姓就不能随便地夸大其优点和缩小其缺点。《诗经》上说:白玉上面有污点,尚可琢磨除干净。开口说话出毛病,再想收回可不行。《小雅》上说:...
孔子说:南方人有这样一句话:一个人变化无常,那么即使卜筮,卦兆上也显示不出来是吉是凶。这大概是古人留下来的谚语吧?这种人的吉凶连神龟灵蓍都不知道,更何况是人呢?《诗经》上说:我的灵龟已厌恶,不再把吉凶告诉我。《说命》上说:爵位不能赏给恶德之人,否则百姓将把他们树为楷模,由他们...
《儒林外史》是一部描绘古代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。小说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态度与追逐,并将矛头指向了黑暗的政治与迂腐的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