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

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先王之立礼也,有本有文。忠信,礼之本也;义理,礼之文也。无本不立,无文不行。礼也者,合于天时,设于地财,顺于鬼神,合于人心,理万物者也。是故天时有生也,地理有宜也,人官有能也,物曲有利也。故天不生,地不养,君子不以为礼,鬼神弗飨也。居山以鱼鳖为礼,居泽以鹿豕为礼,君子谓之不知礼。故必举其定国之数,以为礼之大经,礼之大伦。以地广狭,礼之薄厚,与年之上下。是故年虽大杀,众不匡惧。则上之制礼也节矣。
【原文】
 
先王之立礼也,有本有文。忠信,礼之本也;义理,礼之文也。无本不立,无文不行。礼也者,合于天时,设于地财,顺于鬼神,合于人心,理万物者也。是故天时有生也,地理有宜也,人官有能也,物曲有利也。故天不生,地不养,君子不以为礼,鬼神弗飨也。居山以鱼鳖为礼,居泽以鹿豕为礼,君子谓之不知礼。故必举其定国之数①,以为礼之大经,礼之大伦。以地广狭,礼之薄厚,与年之上下。是故年虽大杀②,众不匡③惧。则上之制礼也节矣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数:指物产之多寡。
 
②大杀:大幅度减产。杀,减少。
 
③匡:通“恇”,恐惧。
 
【翻译】
 
先王制定的礼仪,不仅有外在的形式,也有内在的实质。其内在的实质就是忠信,礼的外在形式就是得理合宜。如果礼没有内在的实质,它就不会成立;离开了外在形式,礼就没有办法继续实施下去。礼应该是上合天时,下合地利,顺于神灵,合于人心,顺于万物的一种东西。在不同的季节就会有不同的生物,土地也会长出不同的产品,五官的作用各不相同,万物也有不同的用法。因此,不到节令的动植物,不是当地的土特产,君子是不会将其作为祭品的,即便拿过来,神灵也会拒绝享用。在山中居住,就以水中的鱼鳖当作礼品;住在水边,却以山里产的鹿豕作为礼品。这样的做法,君子觉得是不懂礼数的。因此,要依照本国物产的多少,来确定其行礼用财的基本原则。礼品的多少要根据国土的大小;礼品的厚薄,要看年成的好坏。因此即便是遇到灾荒,百姓也不会感到惶恐不安,因为制定礼法时是很有分寸的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文献:[1]陈才俊.礼记精粹[M].北京:海潮出版社,2012.[2]刘小沙.礼记新编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[3]周何译.礼记[M].北京:中国友谊出版公司,2012.[4]李慧玲.礼记精粹[M]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0.[5]杨天宇.礼记译注(全两册)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