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

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始死,三日不怠,三月不解,期悲哀,三年忧,恩之杀也。圣人因杀以制节,此丧之所以三年。贤者不得过,不肖者不得不及,此丧之中庸也,王者之所常行也。《书》曰:“高宗谅闇,三年不言。”善之也。王者莫不行此礼,何以独善之也?曰:高宗者武丁;武丁者,殷之贤王也。继世即位而慈良于丧,当此之时,殷衰而复兴,礼废而复起,故善之。善之,故载之《书》中而高之,故谓之高宗。三年之丧,君不言,《书》云:“高宗谅闇,三年不言。”此之谓也。然而曰“言不文”者,谓臣下也。
【原文】
 
始死①,三日不怠,三月不解,期悲哀,三年忧,恩之杀也。圣人因杀以制节,此丧之所以三年。贤者不得过,不肖者不得不及,此丧之中庸也,王者之所常行也。《书》曰:“高宗谅闇,三年不言。”善之也。王者莫不行此礼,何以独善之也?曰:高宗者武丁;武丁者,殷之贤王也。继世即位而慈良于丧,当此之时,殷衰而复兴,礼废而复起,故善之。善之,故载之《书》中而高之,故谓之高宗。三年之丧,君不言,《书》云:“高宗谅闇,三年不言。”此之谓也。然而曰“言不文”者,谓臣下也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始死:亲人刚死;始,刚刚。
 
【翻译】
 
亲人刚死,头三天哭泣不止,不吃不喝,头三个月仍时时哭奠,周年之内则哀容满面,三年之内则怀忧在心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丧亲之痛也在慢慢递减。圣人就根据这哀痛的逐渐递减来制定礼,这就是丧期一定为三年的原因,子女无论在孝顺可不可以超过,再不孝顺的子女也不得达不到。这是葬礼中的折中之处,历代君主都是按照这样的规矩执行的。《尚书》上说:“殷高宗居庐守丧,三年内不谈国家大事。”这是对他的夸赞啊,单单只夸奖殷高宗这是为什么呢?回答是:殷高宗就是武丁。武丁是殷代的贤王,继承王位之后,专心致志地居庐守丧。即位期间,殷代由衰败走向复兴,原先废弃的礼法有重新得到重视,因此才夸赞他,因此《尚书》中对此事加以记载并大力赞扬,称他作“高宗”。三年之丧,天子、诸侯不用发话就把事情办了,《尚书》上说的“殷高宗居庐守丧,三年不谈国事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然而《孝经》却说“孝子在居丧期间,说话不讲究修辞”,这和《尚书》中说的似乎有点冲突,须知《孝经》说的就是臣下呀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文献:[1]陈才俊.礼记精粹[M].北京:海潮出版社,2012.[2]刘小沙.礼记新编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[3]周何译.礼记[M].北京:中国友谊出版公司,2012.[4]李慧玲.礼记精粹[M]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0.[5]杨天宇.礼记译注(全两册)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