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00言
首页
搜索
公众号:5000言
手机扫码访问本页
公众号:5000言
登录 注册
礼记
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目录
简介
孔子哭子路于中庭。有人吊者,而夫子拜之。既哭,进使者而问故。使者曰:“醢之矣。”遂命覆醢。曾子曰:“朋友之墓,有宿草而不哭焉。”子思曰:“丧三日而殡,凡附于身者,必诚必信,勿之有悔焉耳矣。三月而葬,凡附于棺者,必诚必信,勿之有悔焉耳矣。丧三年以为极,亡则弗之忘矣。故君子有终身之忧,而无一朝之患。故忌日不乐。”孔子少孤,不知其墓。殡于五父之衢。人之见之者,皆以为葬也。其慎也,盖殡也。问于郰曼父之母,然后得合葬于防。邻有丧,舂不相;里有殡,不巷歌。丧冠不。
当前位置:
主页
礼记
檀弓上
【原文】
孔子哭子路于中庭。有人吊者,而夫子拜之。既哭,进使者而问故①。使者曰:“醢②之矣。”遂命覆醢。曾子曰:“朋友之墓,有宿草而不哭焉。”子思曰:“丧三日而殡,凡附于身者,必诚必信,勿之有悔焉耳矣。三月而葬,凡附于棺者,必诚必信,勿之有悔焉耳矣。丧三年以为极,亡则弗之忘矣。故君子有终身之忧,而无一朝之患。故忌日不乐。”孔子少孤,不知其墓。殡于五父之衢。人之见之者,皆以为葬也。其慎也,盖殡也。问于郰曼父之母,然后得合葬于防。邻有丧,舂不相③;里有殡,不巷歌。丧冠不。
【注释】
①故:死亡,此处是指子路死时的样子。
②醢:原指肉酱,此为名词动作,剁成肉酱。
③相:配合舂米的节奏而歌唱。
【翻译】
因为子路去世了,孔子在正室前的庭里哭。有人来安慰他,孔子就以丧主的身份回拜。孔子哭过之后,召见从卫国来报信的使者问子路死的情况。使者说:“子路已经被砍成肉酱了。”孔子听了,就叫人把正要吃的肉酱倒了,不再忍心吃它做好的肉酱了。曾子说:“死去朋友的墓上有了陈年的草,就不该再哭了。”子思说:“人去世三天后行殡礼,这时,只要是随尸体入殓的物品,一定要考虑周密,不能马虎,凡事要合乎礼制,不随便增减,以免日后有所遗憾。三个月以后下葬,这时,凡是随棺入圹的物品,一定要考虑周密,一丝不苟,符合丧葬礼仪,不妄增减,以免日后有所遗憾。虽然服丧以三年为极限,但除丧以后也不应忘掉双亲。所以君子一生都在怀念双亲,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因思亲过度而伤害身体,因此,只在忌日才不做叫人感觉高兴的事。”孔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,长大后,母亲又去世了。孔子要将母亲与父亲合葬,但弄不清楚父墓是殡是葬。问了一些见到的人,都说是葬。孔子不知怎么办才好。最后问到郰曼父的母亲,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死后是殡。这样,他将母亲和父亲合葬于防。邻居有丧事,即使在舂米时也不要喊号子。邻里有停殡待葬的,也不要在街巷中唱歌。戴丧冠,冠缨打好结后不要有下垂部分。
上一篇:
孔子曰:“拜而后稽颡,颓乎其顺也;稽颡而后拜,颀乎其至也。三年之丧,吾从其至者。”孔子既得合葬于防,曰:“吾闻之:古也墓而不坟;今丘也,东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弗识也。”于是封之,崇四尺。孔子先反,门人后,雨甚;至,孔子问焉曰:“尔来何迟也?”曰:“防墓崩。”孔子不应。三,孔子泫然流涕曰:“吾闻之:古不修墓。”
下一篇:
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,公子重耳谓之曰:“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?”世子曰:“不可,君安骊姬,是我伤公之心也。”曰:“然则盖行乎?”世子曰:“不可,君谓我欲弑君也,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!吾何行如之?”使人辞于狐突曰:“申生有罪,不念伯氏之言也,以至于死,申生不敢爱其死;虽然,吾君老矣,子少,国家多难,伯氏不出而图吾君。伯氏苟出而图吾君,申生受赐而死。”再拜稽首,乃卒。是以为“恭世子”也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元芳,你怎么看?
共
0
条评论
最新
最早
加载中...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短信登录
密码登录
登录5000言
账号
验证码
获取验证码
登录 / 注册
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,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
登录5000言
账号
密码
验证码
注册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