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政者发布政令,选举贤能的人来辅佐自己,这样可以得到赞誉,但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;接近贤能的人,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,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,但起不到教化百姓的作用。想要教化百姓形成好的风俗,君子就应该要重视设学施教啊!玉不琢,就难以成为一件很好的器物;人不加以学习,也就不会明白这个道理。因此,古代君主治国,...
就算美味佳肴再可口,不品尝它的美味是不会知道的;就算有高深的道理,不去领会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。因此,只有不断学习才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是不足的,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。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,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;感到疑惑后才会孜孜不倦地去钻研。所以说,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。《兑命》篇说: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...
古代设学施教,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,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,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,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。学校每年会招收学生,隔一年会对学生进行考查。在入学第一年会考查学生断句分章、辨析中心思想等基本阅读能力,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...
大学开学时,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,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,表示尊师重道,学生要吟诵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分别为《诗经小雅》中的《鹿鸣》《四牡》《皇皇者华》,让他们在开学之前有急迫想要做官的心理;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,让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;同时展示戒尺,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;学生春季入学,教官没有...
大学的教育活动,按时令进行,各有正式课业;休息时也有课余作业。在课余时间不学习杂乐,课内就很难将琴弹好;在课余时间不学习设譬取意,课内就很难将诗文学好;在课余时间不学习服饰弁冕知识,课内就很难将礼仪学习好。可见,不学习各种杂艺,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。因此,君子对待学习,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;休息在家...
现如今的老师,仅仅依照朗读课文,大量灌输,只知道赶进度,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够不管不顾,导致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。教人不能因材施教,学生的才能得不到充分施展。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,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求。如此一来,学生对于学习就会产生反感,并怨恨他的老师,苦于学业的艰难,不懂得学习有趣的地...
大学施教的方法:学生在发生错误之前就加以防止,叫作预防;在适当的时候在加以教育叫作及时;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,叫作合乎顺序;互相取长补短,叫作观摩。以上四点,是教学成功的经验。出现了错误再去加以禁止,这样就会很难攻破;失去了学习的机会,之后再去找补救的方法,即使再怎么努力,成功也是很...
学生在学习上常会犯的有四种过失,作为施教者是必须要了解的: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,或者是因为贪多,或者是由于知识面太窄,或者是态度轻率,或者是畏难中止。以上这四点,是由于学生不同的心理才引起的。作为老师应该了解每一位受教者的心理特点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不足。教育的作用,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...
君要根据学生在学习时的难易程度。看出学生资质的好与差,然后能做到因地制宜,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启发诱导。只有这样,才能当好教师。能当好教师才能做官长,能做官长才能当人君。所以说,当教师的,就是教统治权术的人。由于这个原因,在选择老师的时候千万不可小觑。古书上有云古代君主将选择教师作为最重要的任务&rdquo...
找到学习方法的人,不仅不会让老师操心而且学习效果还很好,并对老师心存感激;不会学习的人,尽管老师很勤苦但是效果往往差强人意,最后还会埋怨老师。会提问的人,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。先将容易的问题问完再问难的,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;不会提问题的人却恰恰相反。对于提问者的问题会给出有...
死记硬背一些零碎的知识,是成为不了一位优秀的老师的,要有渊博的知识,并可以随时解答学生所提出的疑惑。学生如果没有提出问题,最后诱导他从某一方面开始研究;告知以后,还是理解不了,就不要继续往下说。若要学到父亲高超的手艺,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,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;高明的弓匠的儿子,一定要先去学编撮箕;学拉车的...
在古代,求学的人将同一类事务进行比较,举一反三。鼓音五音中的任何一音都不等同,五声中没有鼓点是不和谐的;水不等同于五色,但五色没有水调和,就不能鲜明悦目;学习不等同于五官,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会发生好的功能;老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,但没有教师的教导,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。君子说,德行很高的人,...
后汉书是南北朝时期偏安江南的宋朝官员、著名史学家范晔撰写的东汉史书,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近两百年的历史,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列,合称前四史。后汉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