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

《礼记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、内容以及变迁,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内容繁多,涉及哲学、历史、道德、祭祀、文艺、习俗等方方面面,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、警句,精辟而意义深刻,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君子行礼,不求变俗。祭祀之礼,居丧之服,哭泣之位,皆如其国之故,谨修其法而审行之。去国三世,爵禄有列于朝,出入有诏于国,若兄弟宗族犹存,则反告于宗后;去国三世,爵禄无列于朝,出入无诏于国,唯兴之日,从新国之法。君子已孤不更名。已孤暴贵,不为父作谥。居丧,未葬,读葬礼;既葬,读祭礼;丧复常,读乐章。居丧不言乐,祭事不言凶,公庭不言妇女。振书、端书于君前,有诛。倒侧龟于君前,有诛。龟、几杖、席盖、重素、袗绤,不入公门。苞屦、扱衽、厌冠,不入公门。书方、衰、凶器,不以告,不入公门。公事不私议。
【原文】
 
君子行礼,不求变俗。祭祀之礼,居丧之服,哭泣之位,皆如其国之故①,谨修其法而审行之。去国三世,爵禄有列于朝,出入有诏于国,若兄弟宗族犹存,则反告于宗后②;去国三世,爵禄无列于朝,出入无诏于国,唯兴之日,从新国之法。君子已孤不更名。已孤暴贵,不为父作谥。居丧,未葬,读葬礼;既葬,读祭礼;丧复常,读乐章。居丧不言乐,祭事不言凶,公庭不言妇女。振书③、端书于君前,有诛。倒④侧龟于君前,有诛。龟、几杖、席盖、重素、袗绤(zhěn chīxì)⑤,不入公门。苞屦⑥、扱(chā)衽(rèn)⑦、厌冠,不入公门。书方、衰、凶器,不以告,不入公门。公事不私议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皆如其国之故:都还和在自己国家一样。
 
②宗后:指的是家族的后裔。
 
③振书:弹掉书上的灰尘。
 
④倒:把……打翻。
 
⑤袗绤(zhěn chīxì):穿细葛布和粗葛布的衣服。
 
⑥苞屦:草制的丧鞋。
 
⑦扱(chā)衽(rèn):指的是把上衣的衣边塞到裤子中。扱,与“插”同音。
 
【翻译】
 
君子出使他国,不要改变本国的礼俗。祭祀的礼仪,守丧的服制,为死者哭泣的位置,都如同本国的旧礼俗。小心地遵循本国的礼法,审慎地实行。如果离开本国已经三代了,族中仍有人在本国朝廷做官,那么出入往来他国仍要报告本国君王。如果本国仍有兄弟和宗族在,遇有喜事或丧事仍要向本国的族长报告。如果离开本国已经三代,族中已经无人在本国朝廷做官,出入往来他国就不向本国君王报告了,只有在他国做了卿大夫的时候,才遵从新国的礼法。君子不幸去世父亲就不再改换名字,父亲死后即使大显贵,也不为亡父作谥号。守丧而未出葬,研读有关丧葬礼仪的书;葬后,研读有关条礼的书;除丧恢复正常生活,研读有关诗乐的书。守丧期间不谈乐事,祭祀时不谈凶事,公庭上不谈论妇女。在君王面前拂去书籍上的灰尘,或整理书籍,要受到责罚;在君王面前弄颠倒了苫草,或弄翻了龟甲,要受到责罚。龟甲、苫草、几、杖、丧车上用的席和伞盖、穿白色的衣裳、穿单薄的细葛布或粗葛布衣裳,不得进入宫门。穿草编的丧鞋、把衣襟按在腰带间、头带丧冠,不得进入宫门。记录宾客所赠送葬物的方版、丧服、丧葬所用器物,不事先报告,不得进入官门。官府的事不得私下议论。
 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文献:[1]陈才俊.礼记精粹[M].北京:海潮出版社,2012.[2]刘小沙.礼记新编[M].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[3]周何译.礼记[M].北京:中国友谊出版公司,2012.[4]李慧玲.礼记精粹[M].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0.[5]杨天宇.礼记译注(全两册)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.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